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媒体聚焦 >> 正文
04 2024.11
    【海南日报】织成彩练当空舞——谈琼剧《黄道婆》

琼剧《黄道婆》剧照。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茂 摄


在中国戏曲的璀璨星河中,琼剧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地域特色,散发着耀眼的光芒。近日,海南省琼剧院编创团队倾力打造的《黄道婆》,不仅是一部讲述宋末元初黄道婆传奇故事的琼剧,更是一次舞蹈艺术与戏曲传统深度融合的现代演绎。

《黄道婆》的开场,通过女子群舞的巧妙编排,将观众的情感迅速带入剧情之中。舞蹈在这里不仅是视觉艺术的展现,更是情感共鸣的桥梁。编导通过演员们身着纱衣模拟松江水的起伏,以及黄四娘独白时舞蹈幅度的逐渐加大,成功地将黄四娘的悲戚绝望情绪传递给观众。这种情感的传递,是舞蹈艺术与戏曲传统相结合的生动体现,也是现代编舞理念与传统戏曲舞蹈设计的一次成功实践。

在“断魂”一幕中,编导巧妙地运用块状队形和道具斗笠,以及立圆和平圆等舞蹈动作的往复叠加,生动地表现了狂风骤雨下的海面和众生灵的挣扎。这种紧凑有力的剧情推动,不仅展现了舞蹈在戏曲表演中叙事的功能,更是戏曲舞蹈设计的一次创新。编导摒弃了传统的线性运动,转而使用织体构成,运用多声部的复调思维,充实了戏曲舞蹈的表现力,实现了戏曲艺术的创新。

舞蹈不仅是形式,更是肢体语言的表现方式。在《黄道婆》中,无论是主角黄道婆还是配角王阿龙,编导都注重人物形象的外在体姿体态以及典型形象的个性化动作,突出人物的气质神态。黄道婆的年龄跨度超过三十年,从青春年少到白发苍苍,演员对站态、坐姿、步履及说话的姿态等都做了非常细腻的处理。这种生动立体的人物塑造,是戏曲程式艺术中舞蹈的一种重要功能,也是琼剧《黄道婆》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
《黄道婆》的舞美设计,不仅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,还兼顾突出了舞台空间的“可舞”功能。实景的运用,如江南的松江堤岸到海南崖州椰子树下,从古阁的参天大树到铺满稻草的黎族村寨房顶,都为剧情提供了明晰而又生动的背景。舞美设计中的织布机元素,通过可移动升降的织布框将舞台空间切割为三度空间,导演巧妙地引入了虚境,通过虚实相生达到了超越言语的艺术效果。

《黄道婆》的成功,在于其将中国古典舞的技艺与戏曲程式相结合,拓展了作品的深度。这种创造性转化思维,脱胎于传统,又结合时代审美,值得学习和发扬。戏曲舞蹈的表演追求“虚实相生”,演员可以充分发挥虚拟作用,将实物和虚拟动作结合起来,为刻画人物形象,表达情绪服务。这种现代演绎,不仅让戏曲艺术的表现形式更为多元化,也更好地应对了当下广大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审美需求。

黄道婆的故事,不仅是一个关于个人成长和奋斗的故事,更是一个关于知恩图报、行善积德的仁爱精神的传递。通过这温情的一幕幕,琼剧《黄道婆》滋养着在场的每一位观众,让这种精神得以传承和发扬。舞蹈在这部琼剧中,不仅长于抒情,善于渲染,更有叙事之功能。它使戏曲艺术的表现形式更为多元化,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。

琼剧《黄道婆》以其独特的舞蹈艺术和深刻的情感共鸣,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。它不仅展现了舞蹈艺术在戏曲中的重要作用,更是一次成功的现代演绎。通过舞蹈与情感的交融、剧情的推动、人物的塑造以及空间语言的创新,琼剧《黄道婆》为当代戏曲舞蹈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。


作者:康可可

来源:海南日报

海南大学国际传播与艺术学院
  • 地址: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大道58号
  • 电话:0898-66276855
  • 院长邮箱:yzsic@hainanu.edu.cn 书记邮箱:sjsic@hainanu.edu.cn
  • 美工支持/中旗网络 管理登录
  • 海南大学